Author name: cliglobal_nb0lhp

迎接新挑戰

疫情後的今年,人們從蟄伏在家,到報復性旅遊;教會卻面臨相反的挑戰,雖全面開放,但信徒對實體聚會熱情不高。神學院的神學教育也發生巨大變化, 以前要接受裝備,必須辭掉工作,住在神學院裡;現在網路教學普遍,人們不需要移動、互動,就可以在空中上課、汲取知識。北美基督神學院在劇烈變化中,接受時代的挑戰。 在亞洲的分院,因應疫情,變化最大。我們在亞洲堅持神學教育已經15個年頭,疫情之前,每年派10位老師親自到當地教學,如今已畢業四屆碩士班;畢業生們幫助教會、建立分堂、牧養群羊…,發揮了非常積極的作用。疫情的出現,好像突然打亂了一切,但是倚靠神,我們立刻安排網路教學,反而在疫情期間,兩個分院有兩個碩士班畢業。七月,我特別去到亞洲,為他們主持畢業典禮。 今期的院訊,正是來自一分院的畢業生感言,及另一分院一些學生的學習心得,見證了我們在主裡–札根結果的服事。往後我們還要克服很多的困難,堅持授課幫助他們。今年暑假後,透過網路每月一次,幫助那裡的傳道人,修改他們的講章,讓他們能夠不斷提升。 在北美,我們還是堅持實體授課,但是開放網絡,同時進行。堅持服事並滿足各地華人教會的需要,幫助信徒靈命成長,提供實用裝備,造就神國僕人領袖。神學教育是百年樹人的事工,不只是知識的傳授,更是屬靈生命和服事態度的培養。我們只能盡心竭力,不斷摸索、改進,尋找出一條適合這個時代的神學教育之路。雖然面對很多挑戰,相信神的恩典夠用,會在各方面供應我們。 感謝神!北美基督神學院過去十八年,領受神奇異的恩典;願未來也靠主能夠有忠心、有見識,迎接新的挑戰!也求主感動弟兄姊妹,與我們同心同工,為神學教育盡意盡力! 孫通牧師 / 北美基督神學院院長

畢業以後…

各位畢業生,你們剛剛拿到學位證書,所以現在的勸勉就是「畢業以後」。聖經中有畢業典禮,既然有畢業典禮,當然有畢業以後。 一 . 舊約之中的畢業典禮 舊約聖經中有一間神學院,那是由先知以利亞創辦,有如今天的神學院。他親自招了一位學生,就是後來的先知以利沙。那時候不像現在,有遠距、電腦、power point,那時候的教學就是跟隨老師學習,就像我們古代師父帶領徒弟那樣。 學生以利沙跟隨老師幾年,看見以利亞宣講神的話,看見以利亞憑著信心,求天上降火燒王的兵丁(王下1章)。當耶和華準備用旋風接以利亞升天時,因為老師要走了,那天就是畢業典禮;結果學生以利沙緊緊跟著老師,不讓他走。最後,老師以利亞還是被火車火馬接走,終於以利沙畢業了。 二 . 畢業以後 請 問 「 畢 業 以 後」 如何 呢 ? 從 聖 經 的 記載,我們看到先知以利沙服事主,更加的殷勤,以利沙去過的地方比老師更多;畢業以後,先知以利沙面臨的挑戰,比他的老師更多,不只是君王嘲笑他,他走過的地方人們不接受他,連小孩子都嘲笑他是禿子。他受到的痛苦比他的老師多,但他行的神蹟也比他的老師更多,聖經記載以利沙行的是兩倍於老師。為什麼會這樣?因為學生以利沙在畢業典禮的時候,向老師要求過一件事,那要求就是–「願那感動你的靈,加倍的感動我」。既然學生以利沙有這樣的感動,他畢業以後就更加倍地努力,所以他的服事更加的多。 今天也是「畢業以後」,我想我在這裡也做一個大膽的請求,「願感動先知的靈,加倍的感動你們」。願你們畢業生得到能力,加倍的服事! 三 . 新約之中的畢業典禮 不只是舊約聖經有神學院記載,其實新約聖經裡也有神學院,神學院院長就是耶穌。耶穌自己親自設立一間神學院,學生比較少只有12個,但是這些學生都是他親自選召的,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脾氣個性。有些人懶惰、有些貪財,有些又愛出風頭,有些話特別多…,每一個人都不一樣。三年跟隨老師言傳身教,聽了很多老師的教導,並且12個門徒親眼看見許多的神蹟。他們看神蹟的時候,有時相信有時不信,有時候又相信又不信,所以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,有很多很多的挑戰。 不只是舊約聖經有神學院記載,其實新約聖經裡也有神學院,神學院院長就是耶穌。耶穌自己親自設立一間神學院,學生比較少只有12個,但是這些學生都是他親自選召的,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脾氣個性。有些人懶惰、有些貪財,有些又愛出風頭,有些話特別多…,每一個人都不一樣。三年跟隨老師言傳身教,聽了很多老師的教導,並且12個門徒親眼看見許多的神蹟。他們看神蹟的時候,有時相信有時不信,有時候又相信又不信,所以他們在學習的過程中,有很多很多的挑戰。 這間神學院的畢業典禮是在什麼時候?那個畢業典禮,是在老師耶穌被捕的時候;畢業典禮,是在老師耶穌被釘十字架的時候;就是在耶穌去世並且被安葬的時候。 四 . 畢業以後 畢業了總有「畢業以後」,畢業以後這些門徒看見死而復活的主。畢業以後,他們勇敢做見證、傳講福音;畢業以後他們至死忠心,只用了一代人的時間,就把教會建立在地中海沿岸。為什麼他們能夠做到這點?因為他們看見復活的主,知道主的教訓是真的,因為他們經歷過五旬節聖靈的降臨,他們知道靠著自己的力量他們做不到,只有靠聖靈的能力方能成事。 結語 今 天 是 畢 業 典 禮 , 明 天 就 是 「 畢 業 以後」。學習當然辛苦,剛才學生已經在這裡分享;不容易,但學習的辛苦之中還是有很多美好的回憶。對於畢業,每一個畢業生一定又期待又惶恐。期待,終於畢業了!惶恐,畢業以後要到教會中服事,要面對很多不可能的事情。願你們「畢業以後」,更加願意愛主、服事主;「畢業以後」,更加願意傳福音、領人歸主;願你們「畢業以後」,更願意繼續受裝備,在神的話語上不斷地裝備充實自己,讓你傳講的信息更能帶人來到神的面前。 最後我用一句話來彼此的勉勵,這是保羅記載在腓利比書3:13-14-「弟兄們,我不是以為自己已經得著了。我只有一件事,就是忘記背後努力面前的,向著標竿直跑,要得神在基督耶穌裏從上面召我來得的獎賞。」求神祝福你們,祝福你們「畢業以後」能服事主! (本文為孫院長於2023年畢業典禮,對畢業生的勉勵)

大使命的再思

各位嘉賓、同工、同學、弟兄姊妹,主內平安 : 今 天 是 學 院 大 喜 的 日子! 13 位同學經過多年的努力,終於畢業了,值得慶賀! 「畢業」象徵一個學習課程的完成。英國人用 Graduation 去表達一個時期的結束,但我更喜歡美國大學、神學院用 Commencement,去表達一個新階段的開始。 三藩市灣區是一個繁華、忙碌的社會,畢業同學們,許多都經歷了在日間上班、晚上和週末上課,還有在深夜趕功課的艱苦。有一位校友曾說,他在學院與同學們一起學習、交流,感到非常快樂,好像上了天堂;但回到家中,在晚上獨自趕功課時,就感到很痛苦,好像下了地獄!感謝主,這位校友也順利畢業了,成績還不錯哩 ! 畢業禮後,同學們大可鬆一口氣,更多與家人親友團聚、出外旅行,用感恩的心、享受一個美好的假期。但Commencement提醒我們,主耶穌在復活後所頒布的大使命,(載於太28:16-20;可16:15-16;路24:46-49;約20:21-23;徒1:8),不單是教會和神學院該承擔的使命,也是每一個跟隨主、樂意事奉主的人,一生該遵行的使命。今天,就讓我們藉馬太褔音的記載,一起「再思」這使命,好使我們在前面的事奉道路上,更明白主的心意、更清楚事奉的方向。馬太說: 「16 十一個門徒往加利利去,到了耶穌約定的山上。 17 他們見了耶穌就拜他,然而還有人疑惑。 18 耶穌進前來,對他們說:「天上地下所有的權柄,都賜給我了。 19 所以你們要去,使萬民做我的門徒,奉父、子、聖靈的名,給他們施洗,20 凡我所吩咐你們的,都教訓他們遵守。我就常與你們同在,直到世界的末了。」 (太 28:16-20) (一) 這是一個「天國」的使命: (A) 傳講天國的福音: 「天國」是馬太福音最重要的主題,展示上帝在歷史中,要藉彌賽亞建立衪的國度,並呼召人進入這國度。馬太記載,主耶穌在30歲開始出來,在加利利 傳道、宣講天國的福音,說:「天國近了,你們應當悔改。」(太4:17) 受死復活後,衪再次回到在加利利 ,差遣門徒繼承祂的事奉,就是傳講天國的福音,只是傳講的範圍大了(不單是猶太人),並且耶穌自己就是福音(不單是傳福音者)。當時雖然只有十一個門徒(也是使徒),卻是代表整個(直到世界末了的)新約教會,直接從主領受這使命。 (B) 耶穌是天國的君王(v.18): 衪在此宣告自己已得了「天上地下」一切的權柄,這是父神,基於耶穌完成救贖,賞賜予衪的(徒2:32-36 ;腓2:9-11)。耶穌的復活,證明衪是猶太人所期待的彌賽亞君王、世人的救主,而衪得著的權柄能力,就是門徒能達成使命的保證。當時門徒看見復活榮耀的主,就很自然地敬拜衪。當中有少數仍有「疑惑」,也許未知如何面對這位復活榮耀的主,但大部份都跪下,敬拜這得榮耀的君王,期待著衪有甚麼指示、宣告或信息給他們吧。 (C) 使命始於敬拜(v.16) : 領受使命從敬拜開始。這是因為:(i)頒布使命者,是「被釘、復活、升天、再來」的君王;(ii)敬拜帶來事奉的動力,這是為何每主日牧者的祝福和差遣,對會眾有很重要的意義,就是使他們自覺,在未來的一週,他們每天都是蒙君王的差遣,去做衪的使者;(iii) 敬拜也是大使命的重要目的:不單要領人歸向耶穌,也要引導人去敬拜衪。 (二) 這是一個「使人做門徒」的使命(v.19-20a): 「大使命」常常令人想到 : 開佈道會、勸人決志、決志禱告等行動,而往往看到有一些人決了志,又接受了洗禮,就認為已經大功告成、完成大使命了,因為想不到有甚麼可以再做的了。結果是,教會中產生了不少生命沒有長進、不冷不熱,甚至容易退後失落的所謂「得救的信徒」。這是基於教會的領袖,不了解耶穌大使命的目標和途徑,沒有按他的吩咐去完成這使命。 (A) 使命的目標:「使人做門徒」(v.19a) …

大使命的再思 Read More »

Scroll to Top